简简单单、温温柔柔的,打假
大家好,我是加薪。
逛留言板,经常会看到类似问题:
最近觉得这个话题倒是可以聊聊,避免我们在追求“科学护肤“过程中,“科学反被科学误”,被“半成分党”误导,甚至成为“半成分党”。
有一句名言:抛开剂量谈毒性,就是耍流氓。
这是个万能公式,同理,在护肤圈也可以根据同样逻辑,衍生出很多句子:
“抛开剂量谈伤害,就是耍流氓。”
“抛开剂量谈效果,就是耍流氓。”
“抛开配方谈成分,就是耍流氓。”
……
什么意思呢?我举两个例子:
但事实上,正常生活下,根本吃不到那么多量,也晒不到那么多太阳。
根据案例,1989年一位瑞典的65岁的老太太,一顿吃了450克芹菜根,然后去海滩晒半个小时日光浴,晒成皮炎了;1991年德国一项实验显示,吃下去的补骨脂素(一种光敏性成分)含量要达到0.25毫克/公斤体重以上(按照100斤体重算,大约一天要喝三斤纯柠檬汁,注意,不是柠檬汁勾兑的饮料),并且吃完再光着屁股去照紫外灯。
回到开头,以MD的那个问题为例。
首先,MD臻活安瓶中放的是视黄醇棕榈酸酯,和视黄醇已经有很大不同,视黄醇由于有“光毒性”,所以不建议白天使用,而视黄醇棕榈酸酯作为衍生物,已经没有光毒性了。
其次,视黄醇棕榈酸酯排在成分表最后一位。这么少量,真想让它对皮肤产生什么反应,那才是错付了,杯水车薪。
类似的问题留言板几乎每天都有,比如
“XX产品加了柠檬酸,会剥脱角质的,不能白天用吧?”
“XX产品有水杨酸,我是敏感皮不能用吧?”
“XX成分不是很刺激吗,怎么敏感皮也可以用?”
……
很多时候,通过成分表核实后,都会发现,这些“令人担忧”的成分,在那支产品里加的量都不够起效。有时候就是为了稳定其他成分、或者调解产品pH。
当然,也有反向的:
“拿出来做宣传重点的成分,其实没有添加到起效量”。
同时还需要特别提醒一下,不是所有成分排序靠后,都代表不够起效,有些成分的确是低浓度可以起效的。
此处插播一个小八卦:未来通过成分表排名推测添加量的方法可能也行不通了,最近NMPA似乎要更改产品成分表备案要求,我们看下来好像排序和添加量不是强关系了。
也就是我们大众掌握信息越来越少,给产品/成分添加下判断难度增加了。
为什么有人“抛开剂量/配方/技术…谈毒性/效果/成分…”呢?
因为不管是我,还是我的读者们,有时候都只是有部分信息。
在护肤这件事上,我或许会因为职业优势,多了解一些。
但是在你们的专业领域,我就是那个“管中窥豹”甚至“盲人摸象“的外行。
“误会”这事,愚人不会做,因为无从做起;
圣人不会做,因为他足够智慧,知道世界之大,人类被自己所知所限。
只有部分“知道一些,但又不是全部”的普通人,会做。
我还想起来前阵子我文章引起的一个讨论。
当时因为推荐了柠檬精油涂脸,用一定比例的水混合之后上脸,后台出现了不少建议:
这还让我蛮有感触的。原本在护肤品行业中,“精油”只是一个被制造的市场概念,并没有被清晰地定义。
商家在传播信息的时候,挑有利于自己的去说。
而消费者接受信息的时候,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。
于是就有了某些标签化的“精油”思维——我按1:4的比例,并没有任何不适,而且也是在反复实践之后在分享的,并没有敲错字。
之所以再提出来,不是要争个胜负,而是希望大家能够作为另一种信息源,在未来作为参考。
十几年前对于“精华“的认知也类似,由于商家的灌输和汉字的联想,
导致消费者认为,“精华“就是粘稠的透明的,而且”越粘稠越精华“,
直到“增稠剂”的认知逐渐被科普……不少朋友才恍然大悟。
其实,精华只是一个名字,
就像女孩可以叫“胜男“,男孩可以叫”美丽“,聪明的人可以叫”若愚“,平凡的人可以叫”伟业“。
你也一定见过“清爽似乳液”的面霜,和“滋润如面霜”的乳液。
曾经流行过的“纯露“概念也是同理。
坐井观天,好像是贬义。
但在我们不熟悉的领域,我可能无法避免这样的遭遇。
但如果知道自己所知所见是有限的,并且根据“我可能会坐井观天”这个预设来生活,来思考,我觉得就没有大问题。
那只被嘲笑的青蛙多冤枉,如果当时问的是地下的温度和井水的味道,想必看起来小鸟更像憨批,青蛙则被赞扬掌握真理。
保持一颗包容学习的心,不急于下结论,敞开心胸接受线索证据,会距离真相越来越近。
我是加薪,有缘再见。
| 推荐:
| 上文:
JICHUYANJIU 基础颜究
“60W人都在看的护肤指南”